紅河州智慧農業闖出新天地
文章出處:本站 人氣:556發表時間:2020-01-11 01:28:28
近年來,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立足自身實際,由點到面積發展智慧農業。目前,已建成8598畝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,8個基地15種農產品安全質量可追溯;建成集生產計劃管理、農產品質量溯源、物聯網管理、網絡融資、電子商務為一體的鮮優配送平臺,紅河農產品電子商務年交易總額達2.8億元以上。“互聯網+農業”在紅河州方興未艾,農民在指尖上生產,農企在網絡上掘金。
站在大莊水庫堤上俯瞰,該州的某600畝蔬菜基地在陽光下地毯式向外鋪展開去,田內地塊平整,渠路縱橫,不同色彩交織:綠色是即將采收的地塊,深褐色的地塊正在翻耕,時而泛出白光的地塊則是自動灌溉系統噴出的水霧。
走進該基地,負責人向我們演示如何利用手機應用實現遠程田間管理:“田間的小型數據傳感器把每個地塊的養分、水分、溫度的數據傳到控制電腦,手機上即時顯示,需要澆水、施肥了,用客戶端控制電磁閥就能做到。”
負責人介紹,基地規劃總規模2600畝,計劃總投資6800萬元,分三期建設。建成的600畝屬于期工程,總投資1120萬元,集農業專家智能系統、農業生產物聯控制系統和農產品安全溯源系統三大系統為一體。“我們的目標就是實現農業產業標準化、農業生產智慧化、田間管理效益化、電子商務智能化。”王中壹說。
提起田間生產轉型升后帶來的轉變,負責人滔滔不絕:“600畝地智能化管理后,一天就節省人力成本1萬元。通過水肥一體化,主要根系土壤始終保持適宜的含水量及養分,實現了節水節肥。因為對大棚溫濕度的監測很,農作物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。而且田間都安裝了高清攝像系統,一旦發現農作物出現異常情況,可迅速拍照傳給各地的農業技術專家對癥下藥。”
在基地一角,紅河州6個高原特色農業小氣候觀測站之中的大莊氣象站正在運轉,24小時對風、溫度、濕度、降雨量、日照等進行監測,開展針對性氣象服務,幫助附近5.7萬畝田地有效防御農業氣象災害。
據統計,自基地建成以來,蔬菜年銷售總量達3600噸,包括基地自產和向農戶收購的蔬菜,銷售收入達1400萬元,輻射帶動種植面積1000畝,解決勞動力就業120人。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ropanr.com/al/zz/368.html ,農業物聯網,智慧農業,農業物聯網系統,農業物聯網解決方案;如需轉載請注明本文來源出處!